你的位置:汇世堂 > 领航教育 > 子罕篇第九③子曰:“麻冕,礼也;今也纯,俭,吾从众。拜下,礼也;今拜乎上,泰也。虽违众,吾从下。”

子罕篇第九③子曰:“麻冕,礼也;今也纯,俭,吾从众。拜下,礼也;今拜乎上,泰也。虽违众,吾从下。”

时间:2024-04-10 01:52 点击:114 次

子罕篇第九③三亿体育

子曰:“麻冕,礼也;今也纯,俭,吾从众。拜下,礼也;今拜乎上,泰也。虽违众,吾从下。”

子曰:麻冕,礼也。这句话当中孔夫子讲了两件事情,通过这两件事情,我们来看其中阐述的道理。第一件事情,冕:指的是冠。在宗庙祭祀的时侯或者大型的活动之时所戴的帽子称为冕。

麻冕,它的材质,它的面料是麻做的。这个麻最初始的、最简单的样子,在告诉我们不忘本。延伸出来就是不要忘记了自己的祖先,故而才会祭祀。所以说“麻冕 礼也。”这代表的一种礼。

今也纯,俭,吾从众。纯:指的是丝,黑丝。到了今天,这个帽子人们开始改成了丝质的。麻冕和丝相比较而言,丝的面料更贵,但是麻冕的工序更为复杂,它是耗时耗力的,所以两相比较之下,用丝虽然面料稍贵,但是省时省力,这个时候其实丝就会变得更为节俭。

所以孔夫子说:“吾从众”,为何要从众呢?因为这件事情是俭的,是有利于省下一些时间、省下一些人力和物力的,所以说我要从众。

拜下,礼也。我们再看第二件事情,拜下:是指的臣拜君。何为拜下呢?一个臣去见君的时候,在堂下就要开始礼拜,升堂以后再拜,这是礼也,因为敬字在其中。

我们可以试想一下,一个臣去见君的时侯,在堂下的时候,即使是君主看不到之时,也要恭恭敬敬地礼拜,所以这就是内心的敬含在其中的,到了堂上以后再拜,所以这是礼,核心是一个敬字在。

今拜乎上,泰也。到了今天礼仪已然开始改变,堂下不拜,只到堂上才拜,所以叫今拜乎上。 骄纵、傲慢。当一个臣去见君的时候,只有在堂上才拜,就会显得骄纵和傲慢,同样是因为心中缺乏了敬字。

虽违众,吾从下。这个时侯孔夫子说了,因为和大众是违背的,是相反的,为何?因为今天大家都拜乎上了,但是我还是从下,我还认为在堂下就要礼拜,到堂上再次礼拜,是体现了我们心中的敬字。

如果一个人心中是有敬的,他就不会犯上作乱。因为孔夫子所处的这个时候礼崩乐坏,就是因为人们心中没有了敬字,对君上缺少了这份敬,所以很容易就会骄纵傲慢,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,这是一个违礼的行为。 所以说虽然和大家不一样,但是我依然从下,我认为还是要在堂下即要拜。

通过这两件事情我们再来看孔夫子的思维,“麻冕,礼也;今也纯,俭”这个时候“吾从众”。那么看似是在说从众,实则在从俭,因为这件事情是节俭的、是对大家、众人有利的,所以说我从的是俭。

那么今天已经拜乎上,但是过去是拜下的,那么这件事情会容易让人变得骄狂傲慢,会缺少敬字。所以说我虽然是违众的但是我从下。所以这里可以看得到,孔夫子并不是要违众,而是礼、敬不可少。

从这里我们就看到孔夫子他的衡定事物的标准与他人无关,那他思考的事情是这件事情是不是俭的,是不是合乎礼的。在看内在的道德修养,我们说俭以养德,为什么要从俭呢?我们讲我们现在当下的生活也是一样的,一个人节俭不过度,这个时候你才能从德行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这件事情。

举个例子,在生活当中也是一样的,比如说衣物,当我们一旦过多的时候,你过分地追求穿着,这个时候我们就想获取更多的利益、想获取更多的钱财,来满足我们自己的穿着,这个时候就会失德。同样对于吃也是一样的,如果我们对吃有过度的喜好,过多的追求,就会想要更多的财物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。

比如说对于住的房子、对于车子,对于生活当中的其它物品皆如此,如果我们有那么大的需求三亿体育,就会想方设法获取更多的财物,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生活所需,这个时候就会失德,当我们节俭的时候就可以养自己的德性。

比如说我们对于吃没有那么多的要求,对于穿也没有那么多的要求,这个时候我们再做事情的思维就会看这件事情合不合德,不损自己的德行我才会去做,有利于他人的,有利于众人的事情我才会去做。

一旦我们过度就会失德,节俭就自然养成了自己的德性。无论是今天的从下,还是从众,都是跟品德有关系,不能失敬,不能失礼,不能失去俭字。

当我们学习一段时间的儒家文化,当我们修身一段时间,我们的价值观自然就会变成这个样子。

比如说生活当中、工作当中或者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交朋友都一样,遇到一件事情我去做还是不去做,我更多地考虑的是内在的品德、是内在的德行,它是否合乎俭、是否合乎礼、是否对他人有益。

如果对他人有益我就去做,我就这样去思维,如果只是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不会去做的。这个时候自然就会滋养我们自己内在的德性,这是从中延伸的第一个观点,如何去思维和抉择?

再来延伸第二个观点,“变”。这里讲的是变化,我们看从过去的“麻冕”到孔夫子那个时候用“丝”开始变了。过去是拜下的到了孔夫子那个时候拜乎上,它在变。

到了我们今天变化更大,我们的帽子开始变得多样化,那我们的礼节已经没有了拜,见面可能微笑、点头、握手就可以了。这个“变”字在我们生命当中非常地重要,很多我们的痛苦也就是源于不懂得拥抱变化。

《大学》讲:“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”,又讲,“天命惟新”,又讲,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”这个新字就是在讲变,一切都会变化的,都会有新鲜事物,新的礼仪,新的制度,澳门威尼斯人官网新的时代。我们要懂得接受变化,接纳变化,拥抱变化。

举个例子,我们做生意也是一样的,很多人如果不懂得拥抱变化就会抱怨,说我明明很努力,我每天早出晚归,为什么生意这么难做呢?甚至我要抱怨互联网,就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,才让我的生意更加艰难。

变化是无法阻挡的,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规律。所以不光我们现在孔夫子那个时候也在变,西周那个时候崇尚周礼推行仁德,到了孔夫子这个时候礼崩乐坏,所以这也是一种变化。

我们生活在今天的时代,它是高速发展的时代,变化就会更快,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接纳变化,及时地去拥抱变化,让我们适应时代的发展,我们就会被淘汰的。说我们的生意不好哪里错了吗?其实就是我们没有跟上变化。

有的人工作也是一样的,说我工作了三年,工作了五年,我应该是这个企业的元老,可是老板也好,经理也好,为什么开始不重用我了呢?反而进来一个人,他只是做了一年却得到了重用,我觉得不公平,这都是因为我们不懂得拥抱变化。

近日,由北京出版集团、北京友谊医院主办,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、《十月》杂志社承办的“纪念时代楷模、大爱医者、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李桓英——《苍生大医》首发暨赠书仪式”在北京友谊医院举行。

我们虽然做了三年,做了五年,有了自己的经验,可是,是否有实时地更新自己,是否懂得随着公司的发展,我们要适应公司的发展,适应消费者的需求,如果我们是没有变化的就会产生痛苦。

那两个人的感情也是一样的,很多人说对方突然对我不好了,他现在对我横眉冷对,不像过去那般温柔了,因为一切都在变,人的感受也在变,彼此互相喜欢和欣赏的地方也在变。

可是我们没有更新,我们没有进步,我们没有随着变化而变化,这个时候就会抱怨,抱怨他忘恩负义,抱怨他原来对我的承诺,现在都不去兑现。可是我们看不到,有可能对方的眼光变了,喜好变了,感受变了,有可能对方在成长,但是我们自己却没有成长,这个时候抱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。

我们再举个例子,有很多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抱怨,说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,就不像我小的时候,父母从来也不管我们,我们也过得很好,可是时代不同了,那现在的孩子就是这个样子的。

所以我们要懂得拥抱变化,适应变化,适应现在的孩子,调整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。而你在那里抱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,不但解决不了问题,只会让自己沉浸在负能量当中,无法自拔。

懂得拥抱变化的人不执着,不抱怨。我们不懂得变化的人就会执着,就会停留在自己过去的那个认知和想法当中,所以一切事物都要变化的,我们要懂得接受变化,这是变的部分。

那我们再从变之中延伸出来一个不变,外在的事物都会发生变化,那其中不变的是什么呢?其中不变的是道,不变的是内在的那些德性和品质。比如说这里所讲到的俭,这里所讲到的敬这个是不变的。

那我们再延伸出来整个儒家文化都在讲修身为本,都在讲内在的那些品德,讲仁、讲道、讲德、讲忠、讲信、讲孝、讲悌、讲敬、讲俭这些都是不变的。

我们再看从麻冕改成了丝质的这个面料开始发生了变化,但是我们思考的是它是否节俭,如果是节俭的,那内在这个东西是不变的。过去拜下,今拜乎上,这个形式变了,但是我们内在的那个敬不能变。

那到了今天,比如说也不拜下了,也不拜上了。但是我们不变的是内在的那个敬意,当我们对待处上位的人,对待长辈,对待他人,无论拜上还是拜下,那个只是形式,但是我心中的这个敬意不能变,不能变得骄狂和傲慢。

无论过去戴麻冕也好,戴丝也好,到了今天无论我们戴不戴帽子,这个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,但是不变的是我们要懂得那个俭,我们在生活当中的所用不要过度。

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,要考虑是否是节俭的,是否是利益他人的,是否是省时省力的,所以外在的事物和形式,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,随着历史的演变不停地变化,但是内在的修养和内在的道德,内在的思维方式它是不变的。

比如说我们再举刚才的例子,说一个人工作,他工作的方式和形式会发生变化,但是我们要给这家企业创造价值,要给消费者提供帮助,这个是不变的。

只不过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创造价值,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帮助我们的消费者,当我们内在懂得这个道理的时候,就是在谋道,我想着如何帮助他人,如果我们的思维是这样想的,自然就懂得变通形式和方法。

我们再延伸第三个观点,“吾从众”还是“吾从下”,取决于这件事情是否利益他人,是否是利众的。比如说吾从俭是因为这件事情对大家有利,可以省时省力。比如说“吾从下”是因为这里的敬字不能丢这是礼。当我们又合乎敬,又懂得守礼的时候,它会规范我们自己的行为,所以这个不能丢。

那在生活当中这就是我们的价值取向三亿体育,当我们决定一件事情是否要去做,我们从的是自己内在的道德修养,是内在的敬,是内在的俭,而决定这件事情的外在条件是,有没有利益他人、有没有利益众人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•


官网:
www.ysty.org.cn

领航教育

领航教育

Powered by 汇世堂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 My-Web © 2013-2023 版权所有:真心相伴,不离不弃,爱心支持,一路相随,!
汇世堂